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於其《國際疾病分類》第11次修訂版(ICD-11)中,已正式將ComplexPTSD(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)納入診斷系統(WorldHealthOrganization,2019)。依據此一疾病分類的介紹,此一疾患除了具有PTSD常見症狀(例如面對創傷訊息,呈現出刻意避開、過度警戒、腦中不斷閃現創傷場景)之外,更有以下特徵:(1).嚴重情緒調節問題(例如情緒過度反應、自我傷害、暴怒);(2).感到自我的渺小、失敗、缺乏價值感,伴隨對創傷事件的羞愧、罪惡及失敗感;(3).難以與人維持關係及親近的感受(WHO,2019)。
罹患此一症候群的情況可能比以往所知還多。例如最近一項在英國的千人調查發現:大約有百分之5.3的人具有PTSD,而有百分之12.9的人具有ComplexPTSD(Karatzias等人,2019)。因此,您可自行評估面對這類個案時,是否也遇過(或聽過)以下類似之經驗:
◎為何個案的症狀又復發:當個案在情緒困境中得到緩解,以為心理問題已獲得解決,但一段時間之後,類似或更糟的情緒仍持續重現。
◎不清楚個案之複雜情緒:有些個案的情緒狀態變化多端、情緒翻轉較快,有些看似具有躁鬱特質、有些退縮、有些深藏罪惡、有些尋求認可又容易感到羞愧。有些則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上述不同之狀態,彷彿具有多變的情緒與自我狀態。
◎哪些成長事件或經驗須要處理:在長期受到創傷議題不斷的干擾情況下,個案本身或治療師,也不太清楚哪些生命的經驗對其情緒有較巨大的衝擊,而哪些成長中的事件較為不重要。
◎看似困擾、卻又怪異的行為:發現個案於似乎在遭受創傷之後,產生荒誕、令人不解的行為,您可能知道個案有困擾需要協助,但對於這些不合常理的行為、人際反應模式卻不知如何理解。
◎當代治療取向效果的限制:您可能接受認知行為療法、精神動力取向、人際學派取向、後現代取向訓練,但深感所受之訓練可能不足以處理ComplexPTSD之症狀。儘管您也可能試圖採用折衷取向,結合不同的學派、療法與技巧,但效果不如預期。
若您勾選兩個以上的選項,可能表示您也接了一些ComplexPTSD的個案,也曾殷切期盼協助他們,但卻遭遇阻礙、感到困惑,而筆者亦有類似之經驗。依據筆者統整國內外文獻發現:能夠成功治療ComplexPTSD,須要能夠處理以下兩項重要的議題:
一、在治療過程中個案不斷重複出現的負向情緒與症狀,例如憂鬱、羞愧、憤怒、自殺意念,或解離症狀。
二、個案早期於受創事件中形成之負向自我概念,例如「我不好」、「犯錯愧疚」、或「受害委屈」。隨著晤談的進行,有時這些負向自我概念出現的時期有所不同,例如早期晤談主要呈現「我不好」心境,中後期則出現「受害委屈」之感受。
因此,如何處理上述這兩個議題,當前一些主流的治療方式,例如「專注創傷-認知行為療法」(Trauma-focused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,TF-CBT)主要處理「早期受創帶來之恐懼」,但並深入討論如何處理這些多元受創的自我概念。
在本書,筆者透過臨床觀察發現:個案在一連串的創傷事件中發展出一個扭曲的自我狀態,彷彿是受創的內在小孩,希望追求某些特殊之人際及生活之需求、目標,筆者稱之為「創傷自我」。例如內在認定自己不夠好,擔心遭排斥,而努力尋求關注、認可。當此一自我狀態在壓力或人際情境喚起下,需求未能獲得滿足(例如未能得到認可),而導致情緒受挫。在此脈絡下,個案時常又發展出另一種態度,負面評價上述的創傷自我的表現、行為(例如厭惡尋求認可中受挫的自我),而產生自責、羞愧感、悲傷、憤怒、矛盾等情緒狀態,有時伴隨對自己負面看法(例如醜陋、沒有能力)。我們可將此一態度稱為「對創傷自我的態度」。
本書一共歸納出四類不同的創傷自我,分別「退縮與自憐的自我」、「尋求認可與安撫的自我」、「過度責任化的自我」,以及「尋求補償與平等對待的自我」,用以解釋不同負向自我概念對個案之影響,及上述多樣複雜的情緒及不易理解之行為。治療時,若創傷自我未能得到解構、弱化,一段時間後則容易產生重複的心理需求、感受及行為模式。
如何治療上述四類的創傷自我,及伴隨而來的「對創傷自我的態度」呢?在本書,筆者提出「創傷治療兩階段論」。在治療階段一,主要介紹如何處理「對創傷自我的態度」之四大技巧,以減緩、化解急性情緒危機。在治療階段二,主要探討如何治療「創傷自我」,其中包括協助探索早期創傷關鍵事件、整合多元之治療取向,包括「完形空椅法」、「存在療法」、「專注創傷-認知行為療法」,以及「建構式依附對話」等四大療法,輔以心理分析理論之取向,以解構、弱化創傷自我。